神农架:华中屋脊上地质变迁的博物馆和物种基因库

栏目: 名特优苗木 发布时间: 2024-12-02 13:47:16

  神农架,一个因炎帝神农氏架木为梯、采尝百草而得名的神奇之地;一个位于北纬31度线、享有世界级“地质变迁博物馆”和“物种基因库”美誉的神秘之地;一个自然景观独特、人文资源汇集的令人神往之地!

  这里,是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这里生态资源的稀有性无法替代,ECO的完整性全球罕见,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得天独厚。

  这里,拥有北亚热带典型的森林ECO及垂直带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华中地区生态屏障。

  “神农架国家公园从体制试点到创建,实现了从资源索取向生态修复的转变,从伐木捕猎向全民护林的飞跃。”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戴光明说。

  神农架作为自然ECO、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的集中分布区,突出的国家代表性乃至全球价值,使这里成为华中地区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推进神农架国家公园建设,对于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保护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国家生态安全,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位于湖北西部秦巴山区鄂渝两省市交界处,地处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区域,保持着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境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垂直落差大,生物多样性资源极为丰富。

  神农架分布有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草甸、沼泽和水生植被五个植被型组,拥有全球同纬度地区罕见的地带性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具有北亚热带山地最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以及同纬度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是全球14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关键地区之一,也是全国32个内陆陆地和水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之一。

  这里有高等植物4206种,线种。其中金丝猴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4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3种,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0种。候选区森林覆盖率达96.1%,是华中地区唯一的大面积原始森林分布区。

  这里地处中国地形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拥有全球保存最完整的晚前寒武纪中元古代地层单元,记录着16亿年地球沧海桑田变迁的历史。海拔3106.2米的“华中第一峰”坐落于此,“华中屋脊”因此得名。

  神农架是湖北境内长江和汉江的分水岭,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长江三峡库区最大的天然绿色屏障。这片绿色海洋每年可蓄水30多亿立方米,可减少向长江三峡库区排放泥沙700多万吨,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生态基石,对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很重要的保障作用。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使神农架成为众多珍稀濒危物种聚集地和古老特有物种避难所,其自然ECO的完整性、原真性全球罕见,是中国唯一同时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世界级自然遗产保护地。

  神农架全面落实《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全球环境基金(GEF)大神农架项目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优实施案例,获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等系列殊荣。

  神农架是川金丝猴世界地理分布的最东端,加强神农架旗舰物种金丝猴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对维护地区间物种与生态平衡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最新调查显示:神农架金丝猴种群从20世纪90年代的500余只增至如今的1618只;猴群栖息地面积从210平方公里增至401平方公里。

  9月25日,第五届“神农架杯”观鸟活动当日落幕,共记录到有效鸟种262种,其中棕胸蓝姬鹟、褐头鸫为新记录种,至此,神农架野生鸟类达到470种。

  在神农架高山之巅的大九湖湿地,厚达3米的泥炭藓沼泽沉积泥潭里,藏着神农架3万年环境变化的秘密。迁徙中的东方白鹳、灰鹤等珍稀鸟类,常在此落脚停歇。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地,汉民族创世神话史诗《黑暗传》在山间传唱至今,炎帝神农搭架采药的古老传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

  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自2016年启动体制试点以来,围绕13项重点改革任务,做了大量工作。

  通过整合试点区域内的各类保护地机构、人员及职责,健全组织工作机制,初步形成统一规范、高效运行的管理新体制。

  通过制定实施《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和《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制度,初步形成“一园一法”的保护新模式。

  构建了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护+手持终端+电子围栏和人工巡护等“天空地人”一体化监督管理体系,搭建了“看得见,呼得通,管得住,能预警”的资源监管平台。

  神农架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大文章。截至目前,神农架国家公园区域范围内已实施生态修复总面积达2227公顷,修复点达150余处,总投资约9552万元。森林覆盖率升至96.1%,神农架空气优良天数从2016年的92.9%上升到99%以上;水质国、省控监测点达标率100%。

  此外,还建设25处生物通道,连接自然斑块,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福利。倡议发起成立毗邻自然保护地联盟,构建区域大保护体系,初步形成了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效性保护的新局面。

  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6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计划等10余项,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40余所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开展“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等宣传活动,尤其重视科普和自然教育,增强全民参与意识。在积极利用现有科教场馆及其他相关资源的基础上,一直在优化和完善地质学、湿地生态、植物学、动物学等十大类研学产品,通过当地考验查证和互动体验的方式开展研学活动,深入讲述神农架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参与神农架研学总人数已达13.8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81%。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神农架研学产品质量的提升,也表明公众对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主题的高度关注和兴趣。

  推进社区共建共管,探索全民共享机制。设置生态管护公益岗位,2018年至2024年国家公园共为辖区提供生态管护岗位累计4042个,薪资标准为每人每年4800元,共投入薪资资金1940.16万元。支持原住居民发展中药材等特色生态产业,创新“生态移民+精准扶贫+特色小镇”社区发展模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神农架国家公园与辖区内5个乡镇的26个行政村签订《村集体资源管护协议》,每年兑现生态资源管护费用150余万元,引领村两委参与生态保护,发挥生态管护岗的“促保护、增收入、稳就业”作用。

  2018年7月,神农架率先探索实施惠民生态保险,为辖区5个乡镇种植的农作物、中药材和养殖的蜜蜂购买野生动物损害、候鸟捕食和自然灾害商业保险。2021年3月,这一经验推广到全区,理赔金按农作物生长周期赔付40%至100%。林地生态补偿、农业兽灾商业保险、社区以电代柴补贴三大机制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神农架国家公园带来的生态红利。

  神农架先后获得多项荣誉,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科学研究院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第三方开展的评估验收意见,按照对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要求,湖北省提出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为核心,整合与之相邻的巴东金丝猴、竹山堵河源、竹溪十八里长峡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兴山万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化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范围,总面积由试点阶段的1170平方公里扩大到2372平方公里。2022年11月8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国务院关于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的批复》,依照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管理局)要求,神农架国家公园候选区分为湖北和重庆两个片区,在神农架国家公园范围优化的基础上,将重庆五里坡和阴条岭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纳入。神农架国家公园总面积3023.4平方公里。其中,湖北省2371.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8.4%,重庆市651.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1.6%,进一步实现了神农架国家公园ECO的完整性保护。

  神农架国家公园正处于创建中,将更大力度地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保持自然ECO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我们期待着一个崭新的国家公园能屹立于华中屋脊,成为中国国家公园体系中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本文刊发于《森林与人类》杂志2024年第10期“国家公园发现之旅”专刊。了解更多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