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说硒”科普大讲堂发言摘登

栏目: 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 2024-12-19 23:02:12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美国发明院院士、国际人类和动物微量元素(TEMA)学会主席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慎重选择比较适合富硒的作物,这需要找到科学依据。不能仅仅关注提高硒的含量,更要深入研究富硒生物活性的化学形式,确定哪种硒的形式对人体健康最为有益和有效。

  同时,可以共同开发除硒以外的其他营养元素,如锌、铁等生物核心物质,提高富硒产品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而非单一的富硒产品。

  在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硒与重金属富集的问题不可忽视。一方面要正视问题,不能回避;另一方面要找到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例如,在与院士们的交流中发现,已经找到了控制硒和其他重金属富集的基因,通过基因编辑可以使植物只富硒,减少聚集其他重金属元素的机会。

  谈到中国人群富硒的标准化和精准化问题,专家觉得,随着人群食物结构的变化,需要更精准地了解人群硒的生物学状态。能够最终靠不同的方法测定,确定哪些人群缺硒、哪些人群硒充足、哪些人群硒含量较高,避免盲目补硒。因为无论是大量还是少量的硒过量,都对人体健康存在危害和风险,所以应精准补硒。南京大学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能够最终靠测定尿液中的硒糖含量来评定人体中硒的状态,希望恩施各界能够关注这一成果,开发出类似的方法或产品,使富硒和补硒真正有益于人类健康,减少风险,提高健康价值。

  恩施在富硒产业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全民对硒的认识较高,硒产业比较齐全。恩施现在应开发出具有科学性、现代技术和现代理念强、深受众多购买的人欢迎的产品,真正走在富硒产业的前列。

  今年大会的主题是“向新而行硒望无限”,这一主题揭示出硒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硒产业的发展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客观问题。

  在欧洲和非洲乃至全世界内,仍有众多地区硒资源匮乏。这一现状既为我们的硒产业带来了挑战,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推动硒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

  首先,要加强科普宣传。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硒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硒产品的需求和热情。其次,要在经济发达但硒资源贫乏的地区,通过精准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认识到硒对健康的重要性,推动硒产品的普及和应用。第三,要通过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硒产品品牌,提升硒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第四,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激发恩施的硒资源优势,促进硒产业集聚发展,特别是要发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带动引领作用,推动硒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第五,要将科学技术创新与硒产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从论文导向型转变为以硒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为导向,推动硒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第六,要充分的利用恩施的自然资源和文化优势,打造农旅、文旅与硒产业高度融合的综合发展模式,谋划富硒康养,推动硒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第七,要通过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推动硒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共同打造硒产业生态圈。最后,要通过制订和执行有力的政策措施,将硒资源转化为硒产业,服务人民的健康需求,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当前是重视食物品质功能,追求食物多样化,满足各类营养素需求的“吃得健康”新阶段,需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满足国民营养健康水准不断提升的需求。

  森林是天然的“粮库”,森林食物具有绿色、生态、优质等显著特征,可供开发的木本粮食树种有100多种,90多个树种果实内淀粉含量在20%以上;木本油料树种200多种,其中含油量在50%以上的有50多种;森林药材植物达5000余种,其中木本药用植物有300余种;可供食用的森林昆虫食品资源有300多种。

  高质量增加森林食物供给生态产品生产,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的重要抓手。

  通过数据分析,我发现恩施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拥有超聚硒植物堇叶碎米荠、超聚硒酵母、特色聚硒植物青钱柳等适宜不一样的产品开发需求的品种。

  恩施有全球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独立硒矿床。恩施具有构建富硒多元生态产品供给体系的天然优势。

  从森林生态产品多元方面出发,恩施做好硒文章的同时要把本地资源底数摸清楚,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发展林业生态产业,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考虑自然资源条件和资金、市场、技术等因素,优化产业布局,注重富硒特色发展,坚持产业绿色化、产品精品化、加工高值化,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2018年以来,恩施州委、州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通过合作酝酿、实地调研、严谨论证,于2019年展开战略合作,启动恩施州科技计划研究与开发项目“硒与健康”专项研究。

  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一同承担,三家单位共有10个团队、累计70余人参与项目研究。经过项目团队的系统谋划、精心组织、精准发力、协同攻关、稳步推进,目前已实施17个课题研究。

  “硒与健康”专项研究包括硒化合物X对若干癌症的抑制调控作用研究、硒补充对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发生发展的作用、硒化合物对肝肾纤维化及高尿酸导致肾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和机制、硒干预显著缓解镉暴露引起的肝肾综合征、硒和硒蛋白对血管内皮损伤修复和衰老的作用机制研究、硒代氨基酸对照品及衍生物合成工艺的研发、硒摄入风险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富硒产品中硒代氨基酸、硒蛋白的分析、硒与健康的科技情报研究等方面。

  研究发现,硒和硒蛋白在血管内皮损伤修复中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斑马鱼心脏发育缺陷模型的心包水肿等。所以,含硒物质如硒蛋白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和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硒在脑肠轴中的抗抑郁作用研究、硒对视力保护的作用、硒对骨骼肌肉损伤修复及分化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探索、硒化合物的抗肿瘤效果持续研究、硒对临床疾病诱导的肝肾综合征的影响及机制、补硒对肝肾等组织纤维化的防治功效及其转化应用等是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