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下午,20余名青岛晚报小记者们化身为“小小农学家”,走进青岛绿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青岛绿村研学基地,探秘了温室里的热带植物王国,体会大棚里的草莓采摘之乐,在沉溺式互动中感触现代农业的科技脉动。
青岛绿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坐落胶州市胶莱大街南王疃村,园区是集才智农业展现、有机采摘、科普研学于一体的绿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当日下午,步入绿村才智农业展现中心,小记者们瞬间被葱郁的热带植被围住。芭蕉树舒展着阔叶,果穗上结出多串果皮泛着青绿的香蕉,火龙果藤蔓攀爬成荫,稀有的橘子树与柚子树参差成长,宛如一座微型热带雨林,引发小记者们对农业科学技能的浓厚兴趣。
园区内红柚、柠檬等热带植物的果实挂在枝头上,小记者刘馨杨边走边惊叹到,“太奇特了,这便是科学技能孕育的绿地”。在这儿,小记者们还了解到了用瓢虫治蚜虫,削减农药运用的物理治虫方法。
移步绿村有机草莓园,红宝石般的果实装点在翠绿叶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果香。合作社担任的人介绍,园区选用蜜蜂授粉、物理防虫等生态栽培技能,草莓天然老练无催熟,完成绿色无公害的栽培。
小记者们手拎着小篮子络绎垄间,轻捻果蒂选择老练的草莓。“比超市买的更甜美!”小记者徐一可咬下草莓榜首口汁水迸发出惊喜的表情。小记者马畅鸿笑着说,“这个草莓尽管比超市买的个头小,但很有草莓味儿。”感叹引发阵阵共识。
当日下午两点,大棚内悬挂的温度计显现21摄氏度,随后的采访环节,小记者们抛出连环问题:“怎样来操控草莓大棚的湿度和温度?”“大棚内悬挂的黄色粘虫板有啥作业呢?”
青岛绿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担任人张居克以生动比方回答,“白日的温度过高时,能添加通风量以降低温度。你们看大棚顶端的窗户现已打开了,要是温度再高,就要用通风设备来调理大棚内的温度了。你们看草莓地里都有黑色的地膜,地膜内还有灌溉用的滴管,这样经过灌溉根部,就能更好的坚持土壤的湿度。”在草莓大棚垄间行走,一不注意便会被粘虫板粘住衣服,“为了到达物理防治效果,运用粘虫板能招引并捕捉蚜虫、粉虱等一些小型害虫。”张居克弥补道。
那热带植怎么经过物联网技能精准控温、控湿呢?“植物营养师”现场揭秘:“这儿每株植物的光照、湿度都经过传感器实时调控,即便北方隆冬也能四季常青。阳光房顶端的智能板,经过数据的传输,能轻松完成主动感应,从而调理天窗等方法,改进温室内的温度。随后,技能人员向记者展现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怎么经过手机APP长途分配营养液,更直观感触了“云端种田”的科技范。
活动最终,小记者们在萌宠互动区,与呆萌心爱的羊驼先生,池塘内与锦鲤共生的黑天鹅小姐、逢人就跳舞的大鸵鸟等多种动物互动,感触人与动物、天然调和的场景。“咱们咱们都期望孩子们成为绿色农业的小小传播者,为鼓舞更多家庭体会生态农业,咱们也经过抖音等电子商务平台,继续敞开研学基地,让更多人感触科技赋能下的田园新生活。”张居克表明,未来将经过“农业+教育+旅行”形式推进城乡的绿色研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