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林业调查员去“冒险”:看森林数据的诞生旅程

栏目: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 2024-11-17 14:11:51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国森林覆盖率跃升至24.2%,为全球贡献了四分之一的新增森林面积。

  然而,广袤的森林怎么样做数据统计?森林调查的意义是什么?数据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近日,记者跟随怀化市林业设计院调查队伍的脚步,分别前往洪江市青山村、会同县马鞍村的森林样地,探寻关于森林“数据”不为人知的秘密。

  暮春时节,怀化的空气里却早早染上了夏日的暑气。上午7时许,林业调查员(以下简称“调查员”或“林调人”)们身着解放衣、脚穿解放鞋、手持镰刀、背跨测量仪器,迎着晨光向山林里进发。

  纵观怀化地图,能清晰发现其地形具有山丘重叠、峰峦起伏的复杂特点。在森林覆盖率慢慢地提高、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的新时代,前往森林样地的路程早已不是山高路远,更是羊肠小道荆棘丛生。跟随调查员们通向青山村与马鞍村森林样地的路上,调查队伍需先经过一片农户开垦过的果园,再穿过一段灌草丛覆盖的蜿蜒山路,方能抵达目的地。

  行进在这条仅双脚宽的山路上,即便有经验比较丰富的调查员在最前方用镰刀斩刺丛开路,但含水量极高的森林土壤与不时冒出的灌草丛,依然如同森林间的“拦路虎”,只要行人稍有不慎便会有跌落深山沟的风险。

  “现在进山的人非常少,山路大多被草木封死,发生擦伤磕碰是常事。”调查员黄平和记者说,此次调查的森林靠近田庄,坡度相对平缓,容易行走,而其它更偏远的森林样地,调查员不仅需要攀陡坡、蹚溪流,还不时与野蜂、毒蛇、野兽邂逅,甚至还需自带干粮与帐篷,便于夜晚露宿。

  爬深山、过小道、钻荆棘……历时两个多小时,调查员们于上午10时抵达目的地,他们此次的工作任务便是调查样地内各类资源在类型结构、物种组成、生长状况等方面的变化。

  进入样地伊始,调查员们率先要做的就是根据上期调查留下的标记标识,找到连续清查的森林样地具置(即此前标记的样地位置),对样地内原有的树木坐标点进行一一复位,并测量胸径及树高等主要生长因子,对5公分以上的新增树木进行编号和定位,对样地内灌木、草本、土壤、经营等情况做详细调查。

  面对偌大的国土面积,森林样地该怎么样确定?调查员刘汝卿解释,森林样地是由国家林业部门按照4×8公里网布设地面实测样地。林调人五十年来,每五年对所设置的样地进行一次实地调查,及时掌握样地更新变化情况。

  样地调查怎么样做?得出的数据有何作用?刘汝卿继续解释,调查员根据精准调查,分析1亩正方形样地内森林资源消长、更新变化及生产经营情况,通过大数据模型进一步计算一些范围内森林面积、蓄积量、株数、径阶结构分布、空间分布等数据,该数据最终为森林资源利用保护和制定政策法规提供重要支撑。

  行走于森林样地,只要细细观察,便能发现样地内每棵树下都整齐划一地透着微弱的银色亮光,一枚枚银色的小铝牌便是调查员为树木发的身份证,不同的方位角、胸径、树高、树种、年龄决定了每一棵树都独一无二。

  森林样地调查五年一周期,是全国范围内协同开展的,样地内每一项数据都会对总数据造成极大偏差,因此不落下一棵树、测准每一项数据、搞准每一项因子显得很重要,否则便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对此,调查员只有慢工出细活,才能交出合格的数据成果。

  日暮西斜,调查员们收拾工具启程返航。在全市13个县市区,此类或易或难、或深或近的森林样地共有897个。据估算,调查员们每次进山调查平均需花费10小时以上。

  常年与高山茂林为友,此间艰辛唯有自知,他们也不时自我调侃:“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仔细一看林调的。”但问到是不是后悔选择林业时,调查员们的语气却充满了热爱与自豪,他们坚定地回答:“从不后悔”。

  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几代林调人穿梭于深山密林,以5年为周期进行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已持续50余个年头。如今,随着高新技术不断涌现,林调人也顺应生态文明和林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科技浪潮,一步步推动森林数据从粗放到精细、从分散到融合。

  春风骀荡,青山葳蕤。在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默默无闻的林调人甘当铺路人,愿当垫脚石。市林调院院长兼支部书记张凯说:“此次调查要求我们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完成全市171个森林样地,任务艰巨,我们将继续发挥林调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将此次调查作为今年模范机关创建的重要实践来抓,号召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攻坚克难和廉洁自律方面做表率,扎实完成一次党建引领业务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