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旅游资源

栏目: 媒体报道 发布时间: 2025-03-24 12:45:43

  百草养生文化园位于墩头镇乐百年健康小镇内,毗邻串场河,2019年建成,占地约1000亩,水面600亩,是集研究、观赏、悠游、农牧体验为一体的AAA景区,在这里,无数白鹭野鸭在蓝天碧水间欢舞,让人感受自然的纯美气息。景区包含玫瑰园、水上运动秀区、民族风情岛、水上高尔夫俱乐部、药用果树园区(包括石榴、木瓜、山楂、无花果、桃、杏等各类药用果树采摘)、婚庆嘉年华、森林嘉年华(含有森林大舞台,森林音乐广场、森林酒吧、凤山书院、隧道观鱼、药用动物园、森林瑜伽、烧烤岛、迷你高尔夫等)。此外,景区还不定期开展水上激情演艺、水陆两栖车、水上飞人、水上F1等水上探险运动、打造水上嘉年华,并改变传统舟钓理念,让游客获得新式路亚钓的乐趣。

  江苏省级工业旅游区——鑫缘大健康园、鑫缘丝绸文化艺术中心、占姆士衬衫王国

  鑫缘大健康园位于海安市高新区铭豪路25号,通过创新将基地建成集蚕桑资源科技产业研发、应用、生产、孵化等诸多功能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样板。内部设有四大场馆,分别为科创产品展示中心、蚕丝护肤品开发示范基地、蚕桑食品开发示范基地、农业科创示范基地。三大示范基地均有参观走廊,行走其间,游客能了解如何采用丝胶丝素提取、桑叶茶活性成分定向富集和生物转化等各类创新技术实现蚕桑茧丝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目睹一场古老的桑蚕业与现代科技碰撞产生的火花。科创产品展示中心展出依托国家桑蚕茧丝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大学、苏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行业专家通过资源共享、通力合作、试验研究、理化测试等不断研究开发更新的大健康系列新产品——蚕丝面膜、桑蚕护肤洁肤产品、雄蚕蛾酒、桑葚茶、桑叶茶、桑叶抹茶糕、桑叶挂面等,各种新奇的产品值得一看。

  鑫缘丝绸文化艺术中心位于海安市东湖路1号附近,以“文化中国,丝绸生活”为主题,通过文化艺术与丝、丝绸艺术与空间、丝绸艺术与教育、丝绸艺术与时尚之间的阐释,将模糊的艺术语境通过丝绸转化为真实的生活情境,旨在丝绸艺术对真实的生活的影响和促进,引导游客从艺术中了解中国丝绸文化及其深邃的文化内质,唤醒大众对中国丝绸文化的记忆。

  占姆士衬衫王国位于海安市开发区恒联路88号,占地面积达2万平方米,占姆士衬衫王国集研学、展览、销售为一体。场馆一共三层,第一层设有时尚创意中心、企业未来的发展历程展览馆、詹姆士精品馆、詹姆士维奥莱折扣馆等,其中折扣馆除占姆士衬衫外还有红豆、梦燕、典雅慧等品牌,折扣丰富、品类多样。第二层主要为面料图书馆,展示大量的高档男女衬衫现货面料,供游客参观、学习。第三层设有服装图书馆、试样中心等,展示有形象大气典雅、款式丰富的占姆士衬衫。场馆内部还设有游客接待中心、咖啡厅、餐厅,为游客中途休息提供去处。

  海安魏建功纪念馆坐落于开发区西场办事处壮志村蓉和怡心园内,总建筑面积3880平方米,以翔实的文字、丰富的图片、珍贵的手稿等,系统展示了魏建功先生求学、执教、学术研究等生平经历以及在音韵研究、普通话推广、古典文献学科创建、汉字简化等方面的突出贡献。纪念馆分三层区域,一层主要展示魏建功生平、学术成就、著作、老物件及魏建功的师生简介;二层主要展示魏建功先生及与其相关的诗词名家的书法作品;三层主要以时间轴展示魏建功先生的生平履历及筹建魏建功纪念馆的历程。

  魏建功纪念馆曾先后荣获“南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通市海外华文教育基地”“2023年度南通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等称号。海安魏建功纪念馆(国学书房)被南通市新闻出版局、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评为“五星级韬奋书房”。

  江淮文化园是国家AAAA级景区,由海安市苏中植物园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打造的以江淮历史背景和文化为底蕴的人文景观项目。景区占地260多亩,为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三万平米湖面环绕,以江淮历史背景和文化为底蕴的人文景观。

  整个园区由四大景区组成,即白龙故里景区、先贤景区、凤山书院景区和中国名人艺术馆群景区。白龙故里景区包括数万平米的白龙湖,数十座亭、台、楼、阁、榭、轩、廊、桥,以及几百种奇花异草、古树、奇石,包括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树种——红豆杉;先贤景区恢复的是海安古建筑,为与海安结缘的三位历史贤人文天祥、范仲淹、胡瑗(安定)而建,是纪念先贤,启发教育后人,发扬传承中华民间传统文化的地方;凤山书院景区亦是海安古景观的恢复,是历代先贤大儒、学者敦教化倡文明的重要场所;中国名人艺术馆群景区则由数座古式建筑和十一栋欧式建筑结合而成,作为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艺术家办培训、搞创作、办展览的基地。在南门用近1000吨青石料复建发繇亭以及反应春秋诸侯会盟、青墩先民狩猎耕作的大型雕塑群。2022年,江淮文化园引进江南牡丹、中原牡丹、西北紫斑牡丹、西南牡丹四大种群,国外欧美日系等近200个牡丹品种。每到4-5月,游客们都会慕名来到江淮文化园观赏盛开的牡丹。

  建于1986年的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青年官兵传统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南通市文明单位,是30多所大中院校的校外德育基地。

  纪念馆占地20000平方米,建有纪念碑、陈列馆(纪念馆)、国防园、碑廊等景点。1986年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在海安兴建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纪念碑碑身由古铜色花岗岩砌成,高27米,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刺刀”。碑名由中顾委常委姬鹏飞题写,碑文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撰写。1999年新建纪念馆,馆名由原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题写。

  纪念馆外型为7支步枪。馆内共设14个展厅,分别陈列着历史图片、革命文物、史料以及历年来中央首长视察的图片。国防园展示了我军近年来使用过的大炮、坦克、飞机、导弹等各种武器。碑廊以“捷”字为主题,刻有各个时期名人名家的“捷”,其中就有主席的墨宝。此外纪念馆还建有临时展厅、茶座、多功能报告厅、贵宾休息室、大中小型会议室及广场等。开馆以来,先后接待了、张震、、姬鹏飞、陈丕显、彭冲、洪学智、叶飞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800余万人次,现在已经成为集旅游、休闲、观光、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

  建于1944年的新四军联抗纪念馆(前身为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是苏中地区抗日战争年代存下来的规模较大的陵园式纪念馆。纪念馆占地50亩,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主要纪念建筑物有标门、纪念碑、明理堂、联抗烈士墓,联抗司令黄逸峰骨灰安葬处、新四军联抗纪念馆(兴东泰特区委史料陈列室、新四军联抗烈士事迹陈列室)、联抗书画馆、逸峰阁等。1995年陵园史迹列入《中国博物馆志》。该馆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南通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南通市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1940年10月,黄桥决战后,新四军在苏中地区为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稳定江淮大地抗战局面,团结各杂牌武装共同抗日,在陈毅同志的精心策划下,于曲塘镇成立了一支团结抗日的特殊武装部队,定名为“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纵队”、“鲁苏战区苏北游击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部”,简称“联抗”部队,指定由我地下党员、中将身份的黄逸峰任司令。

  为纪念联抗部队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联抗部队和当地政府在部队战斗过的所在地建立了联抗烈士公墓,墓内安葬着161位抗日英雄的灵枢,园内建有标门、纪念碑、明理堂。黄逸峰题写“明理堂”匾额为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

  1982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上海分会联抗史研究组和海安县党政军民各界为新四军联抗部队烈士纪念碑重刻了碑铭。1987年、1988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丕显、叶飞先后为陵园和《联抗四年》题词 ,1991年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为联抗烈士纪念碑题书。

  改革开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纪念馆环境不断修葺,联抗史料不断充实,在建园60周年之际兴建了新四军联抗纪念馆(兴东泰特区委史料陈列室、新四军联抗烈士事迹陈列室),成为党政机关、学校、企业和事业单位凭吊先烈、传承文明、勿忘国耻、寓教于乐、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建馆以来,多次被省、市、县民政系统评为先进单位,连年被县评为“文明单位”。

  角斜“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始建于1969年,重建于1990年,馆名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顾委常委姬鹏飞同志挥毫题就。作为全国唯一的乡镇民兵史绩陈列馆,馆藏战争时代、建国以来各个时期民兵发展中形成的各种奖章、奖品等各种文物资料,藏有陈丕显、姬鹏飞、张爱萍、、朱文泉等首长对角斜民兵的题词真迹,藏有粟裕、、、张爱萍、廖汉生、钟期光、傅秋涛、彭冲、江渭清、杜平、向守志、固辉、傅奎清、、张明、郑炳清、管文蔚、惠浴宇、韩培信、蒋文郁、任朝海、朱文泉、陈一远等首长视察角斜的照片等历史文物,藏有建馆以来各级领导、各省、各单位慕名来角参观、学习的历史记录。

  目前陈列馆占地面积11亩,建筑面积1648平方米,另加尚武楼会议室、接待室1260平方米,内设六个展室,使用先进的声、光、电系统和多媒体设备,对民兵团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命名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区镇合一等各个阶段的光辉历程进行集中展示。随着史绩陈列馆的提档升级,不仅设施、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重要的是社会教育功能有了明显地增强,服务内涵和服务的品质得到了有效拓展和提升。

  角斜“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承载了角斜民兵团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政治地位。

  韩国钧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国时期时任江苏省长韩国钧先生的故居(人称韩公馆),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晚清建筑群,2013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公馆青砖小瓦,穿堂四进,厅庑廊轩齐全,火巷回廊俱备,是现今保存完好且是不可多见的晚清建筑群之一。虽经岁月磨砺,风雨洗尘,但犹如一位德高望重、学养深厚的极致仙翁,风吹不动,雨打不摇,于静默中自成一体,极显其高贵的气质和深厚的底蕴。在旅游度假风靡于世的今天,远道来此观瞻者络绎不绝,其魅力四射可见一斑。韩公馆门前有一条罕见的石板街,最早形成于南宋时期,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在清朝康熙六年,海安有个叫钱文有的人,出资在这条路上铺上青石板,从那时起开始大家就叫它石板街。韩公馆内有镂空砖雕的门楼,穿堂四进的晚清建筑、韩国钧先生的胸像,以及建于清顺治年间的楠木厅等。后花园内奇花异草,古树名木甚多,有一株180多年的广玉兰,为韩国钧先生当年亲手所移植,香港《文汇报》曾载文称为“广玉兰王”;馆内还有一盆130多年的珍珠黄杨,为韩国钧先生生前的珍玩之物。

  海安博物馆新馆位于韩国钧故居东侧,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63平方米,是一座以海安城市精神为核心,以海安地域文化为主题,以传统与创新融合为背景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它以海安历史发展为脉络,以重要历史时期为节点,重点突出海安地方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和优势,系统展示这片热土上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及其文化创造,彰显我市江淮重镇、鱼米之乡、经济繁荣、人文荟萃、人杰地灵的地域个性。海安市博物馆新馆融合了传统陈列、互动体验、高科技观览等展示方式,注重叙事构思、空间氛围营造、展示手段创新,实现综合艺术呈现。通过实物、图表、场景、音像、现场演示等载体,与公众之间建立沟通渠道,使其成为海安城市的精神家园、文化绿洲、知识殿堂、城市客厅和文明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