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紧扣安徽省、合肥市人才战略,高新区妇联坚持党建引领,探索“科创妇联”提质增效新路径,做好“妇联+”文章,为广大女性人才发挥“半边天”作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努力实现新质生产力与妇女发展同频共振,助力打造聚才汇智“新高地”
“高新区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关爱让我们深受感动。”日前,在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举行的“才聚高新、悦动青春”人才日活动上,作为受邀参会企业代表,安徽唯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新区女企业家协会理事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表示。
近年来,合肥以第一力度抓人才第一资源,逐渐完备引育留用机制。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平台集聚的合肥高新区,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实现党建链、人才链、创新链“三链”互动,全力招才引智。截至目前,全区从业人才已达55万,市以上高层次人才6700余人。
紧扣省、市人才战略,高新区妇联坚持党建引领,探索“科创妇联”提质增效新路径,做好“妇联+”文章,为广大女性人才发挥“半边天”作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助力打造聚才汇智“新高地”。
高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多,新就业群体分布广泛。区妇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作为延伸妇联工作触角、深化妇联改革的重要举措,为辖区女性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以全国500强、省百强、专精特新等12类重点企业作为工作关键靶标,多次上门服务,提供创业咨询、政策解读、产业链对接、上市辅导等服务,激发企业组建妇联的积极性。”高新区妇联主席王迩霓介绍,区妇联探索“党建+妇建”融合发展模式,依托孵化器党组织和产业链党建联盟,利用党群阵地资源,推进妇联组织覆盖。
组织不光要建,更要发挥作用。高新区妇联为“三新”领域女性人才提供入学优惠、亲子研学、家政服务等;积极推动完善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联合辖区法院开设优化营商环境绿色通道,加大对女性科学技术人才、女企业家的服务力度;针对新就业群体,启动助力女性就业创业、纾困解难、关心关爱、便利服务、技能提升等措施。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和服务,促‘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工作变‘要我建’为‘我要建’。”王迩霓介绍,截至目前,高新区已累计建立中安创谷科技园妇联、维天运通妇联、东超科技妇联等“三新”领域妇联组织近千个。
数据显示,2023年,高新区女性从业人才人数16.55万人,占比30.1%。在重点产业中,生物医药、新型显示、创意文化等行业女性占比已超过40%。
为加快营造近悦远来的女性人才生态,高新区妇联因地制宜,高质量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巾帼行动”落地见效,赋能女性科学技术人才。
去年3月,高新区发布全省首个支持女性科学技术人才政策,从加强女性科学技术人才培育、引导女性科技人才着眼新兴起的产业发挥作用等十个方面,为女性科学技术人才架梯、搭台、铺路。
当好“人才红娘”,推优选树典型,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在去年D类及以上认定的113名女性和全区首批自主评价的8名女性高层次人才中,挖掘女性创业导师,同时全力帮助她们争取安居、教育等保障措施。截至目前,全区完成高层次人才认定的女性已突破1100人。
今年暑假,在中安创谷园区工作的张晨和刘维(化名)夫妻俩再没为“谁来带娃”烦恼。在集聚很多科创企业的中安创谷,像他们这样的年轻夫妻可不少,都会存在托育需求。
去年5月,高新区妇联挂牌成立“广玉兰”女科技工作人员能量驿站,联动园区小启航托育机构,为青年人才家庭解决“带娃”难题。同时,高新区妇联在林溪等社区打造国际化儿童友好示范社区,推动家校社儿童服务融合;在蜀麓社区打造全年“不打烊”的自习室,无偿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在锦绣怡园社区打造“向日葵”课堂,提供托管与教育相结合的暑期服务……
面向高层次人才和产业人才家庭、“三新”领域女职工家庭等不同群体,高新区妇联打造“智+未来科学听TA说”和“智+未来,一起‘趣’研学”等品牌项目,带着孩子们参观合肥科学岛、无穹·航天科技等地,让儿童沉浸式体验合肥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开展各类儿童科普活动20多场,惠及家庭近千个。
“围绕‘人才强区’建设,助力打造更优‘养人之区’。”王迩霓表示,高新区将不停地改进革新服务方式,搭建交流平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让女性人才在高新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生活有品质、内心有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