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在此线的北面和南面,自然条件、地舆面貌、农业生产或是人民生活风俗,均有显着不同。
②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分界线] 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 )。 ②湿润区(南)与半湿润区(北)分界线、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与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北)分界线、河流: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改变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以北反之
5、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分界线、种植业:①旱地农业(北)与水田农业(南)分界线(大致)。②农作物一年三熟、一年两熟(南)与两年三熟、一年一熟(北)分界线、我国地舆区别北方区域与南边区域的分界线、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北)与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分界线.民居平顶厚墙(北)斜顶高墙(南)
南边包含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台湾省、甘肃最南端、河南最南端,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其间汉族占主体。
北方包含北京、天津、河北、甘肃东部、内蒙古大部、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北部、山东、安徽北部 、黑龙江、吉林、辽宁。
西起与青藏高原相接的西秦岭余脉,经四川省的平武县、青川县,甘肃省的文县、康县,陕西省的宁强县、略阳县、勉县、留坝县、城固县、洋县、佛坪县、宁陕县、镇安县旬阳县、商南县,湖北省的郧西县,襄阳市、枣阳市,河南省的南阳市、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泌阳县、确山县、息县、驻马店市、汝南县、平舆县、新蔡县,安徽省的临泉县、阜阳市、利辛县
凤台县、淮南市、怀远县、蚌埠市(北距蚌埠市区约4.67公里)、五河县,江苏省的泗洪县、洪泽县、淮安市(北距淮安市区约5.68公里)、涟水县、阜宁县、滨海县、射阳县等44个县(市)弯曲而下,止于东海海边(E120°21′,N34°05′),总长度约1666.2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