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的电白区,包茂大道南路的真实写照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繁花似锦的宫粉紫荆在枝头竞相绽放,犹如云霞般装点着这条约4公里长的城市动脉。在微风之中,花瓣如雪纷飞,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一幅浪漫的景象。这条花海,正是电白区“浪漫电白”城市品牌建设的生动注脚,更是近年来“绿美建设”的缩影。
为了让市民在繁华的城市生活中,能够亲近自然,电白区近年来一直在优化城区的绿化,先是从“见缝插绿”到“全域美颜”,再从“种树增绿”到“长效管护”。这一系列的措施,通过“绣花功夫”编织出覆盖城乡的绿色网络,让市民在出门时,能够享受到“推窗见景,出门见绿,移步见园”的美好体验。花海不仅仅是城市的装饰,更是提升城市幸福指数的关键。
包茂大道,这条贯穿电白南北的主干道,曾经只是交通的枢纽,而在2023年,电白区启动了“绿美电白生态建设”行动,将其列为“一路一景观”的示范工程。以宫粉紫荆为主角,搭配凤凰木、蓝花楹等开花乔木,形成“春赏紫荆、夏观凤凰、秋览蓝楹”的四季风景线。市民陈女士感叹说:“过去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很零散,如今中高层植物错落有致,连中央隔离带都种上了开花灌木,真是变化巨大。”
这一切的改变,源于电白区“立体增绿”的设计理念。这一理念通过疏朗通透的植物配置,黄金熊猫、秋枫等乔木与红车、非洲卢莉等灌木层层叠叠,不仅拓展了绿化空间,还丰富了视觉层次感。包茂大道的蜕变并非孤例,电白区还对21条主干道实施了全方位的绿化升级,致力于打造“宽、畅、净、亮、美、绿”的城市门户形象。
不同的线路赋予了不同的主题。例如,海堤路的蓝花楹浪漫碧道,海滨大道的勒杜鹃旅游观光线路,迎宾大道的“城市印记·滨海风情”,以及市民大道的“城市森林”,每条道路都成为串联城乡的“生态项链”。
电白区的绿色革命背后,是一场全民参与的行动。在“绿美电白”行动中,电白区积极组织“一名党员一棵树、一个支部一片林”的植树活动。这些行动不仅发挥了在职党员的力量,也动员了2.5万多名农村党员参与植绿护绿,打造“先锋林”和“青年林”等主题林区。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电白通过“年例种树”、“外嫁女回娘家种树”等新颖形式,共累计开展植树活动330多次,促使7800多名群众去参加了,成功种植了1.6万多株树木。
此外,当地还积极做出响应外出乡贤的支持,实施了“绿美电白一镇街一商会一道路”活动,争取乡贤和企业的认捐认种,募集资金达到1800多万元,种植树木3.7万多株。在这种全民共建的模式下,电白区强化了长效管理,确保“一时美”能转变为“一直美”。
通过建立专业化管护队伍,电白区推行“专业团队+土专家”的管理模式,员们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也充实了22个专业方面技术团队和5000多名志愿者,努力确保每一株树苗得到妥善照顾。在旦场镇红花美村,村干部通知我们:“每个新栽的树上都有责任牌,上面标注着党员的姓名和相关管护要求。”这使得树苗的成活率从过去的70%提升到了95%。
自2023年以来,电白区在绿美生态建设方面总共投入了约2.8亿元,完成了县、镇、村的绿化种植近22万株树木,优化了9100亩的林分,并对20431亩的新造林进行了抚育。更重要的是,红树林的营造和修复也完成了149亩和1722亩,显示出对海洋生态的重视。还打造了71处公共休闲绿地,建设了133条绿化景观路,以及9个美丽庭院。
电白区用三年时间,将“绿美”从规划图落实为美丽的现实画卷,书写了城市的生态觉醒。这里不仅是GDP的增长地,更是每一株植物呼吸的空间,每一寸土地充满生机的地方。未来,电白将一如既往地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投资,继续拓展绿化美化空间,丰富树种和景观类型,推动绿美建设的深入发展。正如一位市民在社会化媒体上所说:“现代化不仅仅是高楼大厦,更多的是当花开成海时,心底流露出的那份温柔。”此言恰到好处,流露出电白对于浪漫与自然融合的期待。
电白正以美丽的新面貌迎接未来,相信随绿化的持续深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将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春光。无论是在道路两旁、在公园里,还是在村庄间,生机勃勃的景象必将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下一篇:紫荆映春色 浪漫满电白